思政课国际化改革实践:芬兰校区学子走进雄安新区 - 实践动态 - “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数字地图
首页 / 首页 / 实践动态 / 思政课国际化改革实践:芬兰校区学子走进雄...
思政课国际化改革实践:芬兰校区学子走进雄安新区
来源:河工马院 作者:河工马院 发布时间:2025-11-18 17:17:06 浏览量:0
A- A+

11月10日上午,河北工业大学芬兰校区90余名大一学子在辅导员孙雨葳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张晓怿带领下走进雄安新区,先后探访雄安规划展览馆与雄安城市计算中心。这场实景研学,以“触摸城市脉搏、解读中国方案”为核心,将雄安新区的建设实践转化为思政教育的鲜活教材,成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推进思政课国际化改革的一次生动实践。

1

作为兼具“双一流”高校底蕴与国际化办学特色的院校,河北工业大学芬兰校区的学子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如何让中国特色发展理念跨越文化壁垒、让思政教育摆脱理论说教,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推进思政课国际化改革的核心课题。此次雄安研学正是针对这一课题的创新探索,将传统课堂搬到国家重大战略现场,用可感知的城市建设成果搭建跨文化沟通的“数字之桥”。

2

在雄安规划馆,“大地雄心”的设计理念与覆土建筑的生态智慧相得益彰,学子们循着“为什么建设雄安、建设什么样的雄安、怎么建设雄安”的展陈脉络,深刻理解了雄安新区作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历史必然性与战略意义。

随后,学子们走进被誉为“雄安之眼”的雄安城市计算中心。这座外观借鉴赵州桥形制的建筑,不仅承载着“北接古都、南连未来”的文化寓意,更作为数字孪生城市的核心枢纽,每天汇聚超290亿条城市运行数据。在算力展示区,师生们现场见证了AI算法如何实时优化交通信号灯配时、智能系统如何快速处置消防通道占用等城市管理场景,对"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性有了更真切的认知。

此次研学是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国际化改革的缩影。此前学院已联合雄安新区教育局策划并实施“未来之城・时代答卷”大思政课等活动,积累了丰富的实景教学经验。未来,学院将进一步完善“国际视野+中国实践”的思政课程体系,让不同文化背景的学子在行走中读懂中国,在交流中凝聚共识,推动思政课成为传播中国声音、促进文明互鉴的重要平台,为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新时代青年筑牢思想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