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思政教育形式,组织学院本、硕毕业生党员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活动。学子们以画笔为媒、以色彩为言,共绘百米长卷,将历史感悟与青春誓言融入毕业前的“最后一课”。学院党委书记徐伟,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钟小惠参加此次活动。
丹青绘就青春志,翰墨抒写报国情。在梧桐成荫的校园主道上,一幅洁白的百米长卷徐徐铺展,将巍巍山河、锦绣家园尽收方寸。学子们俯身执笔,以丹青妙手勾勒历史记忆:或挥毫泼墨描绘象征和平的橄榄枝与展翅白鸽,或精描细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庄严肃穆,或浓墨重彩勾勒高铁动车的时代风采。一笔一画间,流淌着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一色一彩中,跃动着对伟大祖国的赤子深情。这场别开生面的艺术思政课,让青春誓言在画卷中绽放,让家国情怀在笔墨间升华。“前人描摹出山河的轮廓,丰富添彩的任务就交到了我们手上”研究生第三党支部书记、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2025届毕业生周欣玫说道。骄阳为青春镀上荣光,斑斓的色块与年轻的面庞相映生辉。青年党员们俯身画卷,让纸墨间的党史故事在笔尖流淌成生动的时代注脚——他们以色彩为媒介,将厚重的历史转化为青春的感悟;以创作为桥梁,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青春对话。当颜料渗入画布,红色的基因也深深镌刻进年轻的心灵,见证着新时代青年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与庄严承诺。
“将思政课堂从教室延伸至实践现场,以共绘长卷的创新形式代替传统授课模式,这是我们为毕业生党员精心打造的离校前'最后一堂思政课'的全新尝试。”徐伟表示。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此次精心打造的"行走的思政课"特色教学活动,创新构建"艺术创作+实地研学+誓言践行"三维育人体系,通过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实现了历史教育与价值观塑造的有机统一,促进了爱国主义教育与世界观改造的深度融通,为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鲜活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