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非遗思政课 | 非遗中国结进课堂 薪火润锦心传精神
来源:晋中学院
作者:魏艾雯
发布时间:2025-09-11 22:47:18
浏览量:0
A-
A+
队名:“指”上中国
队员:魏艾雯 武佳琦 邢艺川 薛丽娜
杨吉凤 杨玉婷 李婷婷
指导老师:刘艳霞
地点:长治市沁县漳源镇尧上村
文化溯源,揭开千年绳结奥秘
活动伊始,“指”上中国的队员们以《诗经》中的“亲结其缡”为引,通过视频与实物展示,讲述中国结从上古结绳记事到现代民俗符号的演变历程。队员们在“双钱结”“盘长结”等经典纹样的解析中,领悟到“同心结”“平安扣”等寓意背后的文化密码。

巧手编织,红绳翻飞承匠心
实践环节,队员们分发彩绳、珠饰等材料,一对一教授基础编法。“左压右绕,抽拉定型”——在反复演示中,孩子们逐渐掌握技巧。杨玉婷独立编出首个吉祥结后兴奋地说:“虽然手指被勒红了,但看到成品特别骄傲!”活动现场,队员们共同创作的“同心结”作品成为同学们团结合作的温馨见证。
创新传承,非遗焕发新活力
课程尾声,“指”上中国的队员思考“现代生活如何融入中国结元素”。有人提议将结艺融入书签设计,有人计划用编织技巧改造旧物。魏艾雯表示:“非遗传承既要守正,也要创新。我们后续将开设线上编织社群,让这缕红丝线继续联结传统与未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