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2025年中国文化之旅夏令营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主题研习营闭营 - 实践动态 - “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数字地图
首页 / 实践教学 / 实践动态 / 华侨大学2025年中国文化之旅夏令营暨中国式...
华侨大学2025年中国文化之旅夏令营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主题研习营闭营
来源:https://news.hqu.edu.cn/info/1019/414032.htm 作者:李思远 发布时间:2025-07-28 10:35:27 浏览量:0
A- A+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引导港澳台侨学生深入了解国情,领略新时代发展成就,6月27日至7月3日,华侨大学组织开展2025年中国文化之旅夏令营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主题研习营。来自中国港澳台地区以及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西班牙等国家的219名境内外师生组成的20支实践团队,围绕5个主题,分赴陕豫、晋蒙、浙沪、贵州等地开展研习活动,亲身感受新时代发展的伟大成就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磅礴伟力。

在为期一周的研习过程中,学生们收获颇丰。在各条研习线路中,港澳台侨学生走进文化遗址、现代化企业、乡村振兴示范基地,深入体验中华文化的厚重底蕴与中国式现代化的蓬勃生机。

在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研习营中,学生们走进贵州乡村,体验当地特色文化活动,与村民倾心交流,切身了解贵州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卓越成就,深刻体悟中国减贫奇迹背后的精神力量。“从踏上贵州之行开始,我就很期待FAST天眼这一站。近距离观看的时候,心中除了震撼,更多的是对南仁东先生深深的敬意。正是这些科学巨匠的不懈努力,中华民族的奔月追天梦想才能成为现实。”中国台湾学生顾大卫如是说。

在齐鲁文化研习营中,营员们走进山东大学,在校史馆与中华文化体验馆开展体验教学,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在济南趵突泉、岱庙以及李清照纪念馆,解析女词人的爱国情怀;在泰安,通过观看《中华泰山·封禅大典》进行文化鉴赏学习;登临泰山,在体验教学中解读泰山精神,并围绕“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主题,开展泰山皮影等非遗项目的体验教学与调查研究。

在中原文化研习营中,营员们在陕西参观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研习中华文明的灿烂历史。借助兵马俑数字复原技术、长安十二时辰街区的沉浸式体验,营员们穿越时空,对话盛唐文明。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研习营中,师生们走进世界文化遗产地山西平遥古城,在百川通晋商文化博物馆开展主题实践研习。学生们挥毫泼墨书写票号,了解古代金融机构的运作机制,亲手操作古代印刷术,感受古人智慧结晶;还扮演“掌柜”角色,体验票号汇兑业务流程。

在“新质生产力”主题研习营中,学生们走进浙江乌镇,开启了一场沉浸式探索之旅,深入感受数字科技的魅力,触摸中国式现代化的脉动。在这座千年水乡与现代科技交融的特色小镇中,学生们参观了乌镇智能医院、世界互联网科技馆,在实践与思考中对祖(籍)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更为直观而深刻的认识。来自柬埔寨的留学生秦语晨表示:“在我们家乡,医疗科技还处于起步阶段。乌镇智能医院如此先进的设备和系统让我大开眼界,我也切实感受到中国在医疗科技领域的强大实力,对全球医疗发展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据悉,华侨大学根据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关于开展全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有关文件精神,积极组织开展“追寻领袖足迹 担当强国使命”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此次实践活动为港澳台侨同学搭建了深入了解中国、感受中国发展脉搏的平台,不仅有助于增强他们对祖(籍)国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厚植爱国情怀,也进一步提升了民族文化自信。通过“学、游、研、悟”多维度的实践形式,引导港澳台侨学生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内涵与卓越成就,增强新时代港澳台侨学生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推动他们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青春力量。

师生走进河南嵩山少林寺

青岛中国人民解放军博物馆了解中国海军发展史

师生合影1.jpg

师生在上海大众汽车厂了解高新企业发展

学习陶俑制作技艺.jpg

学习非遗陶俑制作技艺

研习营途中汇报会.jpg

研习营途中汇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