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港澳台侨学生赴蓉中村上“行走的思政课” - 实践动态 - “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数字地图
首页 / 首页 / 实践动态 / 华侨大学港澳台侨学生赴蓉中村上“行走的思...
华侨大学港澳台侨学生赴蓉中村上“行走的思政课”
来源:华侨大学 作者:董艺乐 发布时间:2025-03-05 14:48:25 浏览量:18 所属基地:郑成功纪念馆、福建省蓉中村乡村振兴基地、郑成功墓
A- A+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径,近日我校组织泉厦两校区《中华文化概要》课程中的近200位港澳台侨学生,赴教育部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蓉中村乡村振兴基地,开展了一场主题为“魅力蓉中悟思想 成功故里忆英雄”的“行走的思政课”。

“正家而天下定矣。”家风传承对于新时代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作用愈发彰显。在独具闽南特色的芙蓉李氏家风家训馆,师生以时间为轴,在图文中了解芙蓉李氏家族的先贤人物、典范家风家训的感人事迹,以及承传后世的芙蓉李氏族规家训《家范录》,感受到了涵濡芙蓉李氏家族爱国奉献、崇德尚善、勤劳智慧、刚强自信的淳朴民风和家国情怀。

在“天人合一,幸福蓉中”党建馆里,师生们直观感悟了蓉中村自改革开放以来党建领航、强村富民、文化自信、综合治理、青山绿水、共富共享等六个方面风云激荡的奋斗历程,以及被誉为脱贫攻坚战线上“常胜将军”的蓉中村党委第一书记李振生带领甘肃、宁夏等11个省(自治区)贫困村脱贫致富的暖心壮举,深刻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3.jpg

参观梅山芙蓉李氏家风家训馆

参观后,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乡村发展志愿服务促进会副会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振生为师生一行带来“践行嘉庚精神 肩负时代担当”主题思政课。李振生从两位陈嘉庚、李光前两位爱国侨领的感人故事出发,讲述了“忠公、诚毅、勤俭、创新”的嘉庚精神的价值意蕴。面对来访的港澳台侨学生,他勉励大家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关怀和重要嘱托,学习好、传承好、弘扬好嘉庚精神,讲好生动鲜活的海丝故事、华侨故事,积极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挺膺担当。整场讲座将中华文化元素和思政元素融会贯通,平实生动、富含激情,热烈的掌声在会场此起彼伏。

4.jpg
“践行嘉庚精神 肩负时代担当”主题思政课

今年是郑成功诞辰400周年,师生一行还来到郑成功纪念陵园进行现场教学,参观南安市博物馆郑成功文化中心,缅怀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光辉事迹,弘扬中华民族不畏强暴、驱逐外虏的爱国主义精神。在郑成功陵前默哀、敬献花篮并三鞠躬后,中国台湾学生叶沛宁、余东起表示:“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是血脉相连的家人。”“郑成功的传奇故事,是一部充满了勇气、智慧、忠诚和爱国情怀的壮丽史诗。我们应当铭记郑成功的功绩,传承他的爱国精神,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华文化概要”任课教师赵威、董慧鹏表示:“郑成功的身上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的忠义和爱国,这种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我们要在课堂中播撒爱国主义的种子,讲好中华文化的故事,用教育的力量激发更多青年投身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伟大事业,用他们的智慧与热忱,架起两岸交流与合作的桥梁。”

5.jpg
郑成功陵园合影

本次“行走的思政课”是我校港澳台侨学生通识教育课程实践教学的一次积极探索,不仅让港澳台侨学生用脚去行走、用眼去发现、用心去体验,更深刻领悟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了他们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以新时代青年担当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此外,通过走出课堂、引入社会的创新方式,更有力提升了思政课的思想性、亲和力和吸引力,展现了华侨高等学校思政课建设的新气象、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