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1时3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Y110运载火箭,成功将天问二号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现场,北京理工大学21名师生代表屏息凝望,炽热的火箭尾焰映红了年轻的脸庞——这不仅是一次航天发射的亲眼见证,更是一堂生动的“问天之路”思政课,让青年学子近距离感受中国航天事业的磅礴力量,读懂中国航天的精神密码。

“……三、二、一,点火!”随着指挥员的倒计时,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拖着绚丽的尾焰缓缓离开地面,飞向太空。火箭升空的轰鸣响彻山谷,在场师生感受着声浪穿透胸膛,内心为中国航天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所震撼,更为这背后无数航天人默默奉献的精神所震撼!“伴随着点火声,火箭腾空而起,现场人员也都人声鼎沸,看着这样的场景,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这也更加坚定了我选择航空航天事业的决心,以后能够作为一颗螺丝钉为国家航天强国事业贡献力量,让祖国傲然屹立在世界之巅。”空天科学与技术学院24级博士生杨芃芊观看火箭发射后由衷感慨。

任务发射前,参与研制长三乙运载火箭的空天科学与技术学院优秀校友为大家介绍到,“长三乙运载火箭承担了众多国际国内通信卫星的发射任务,在我国嫦娥工程、北斗卫星工程等重大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去年,它实现了中国首个单一型号100次宇航发射,是中国航天里程碑式的功勋火箭。”师兄对参研的火箭如数家珍,脸上总是浮现着自豪与骄傲。
“师兄为我们系统介绍了“长三火箭家族”,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航天的蓬勃发展,看到了我们的火箭技术如何从跟跑到并跑,长三乙百次发射的成就,见证了中国航天从‘走向太空’到‘服务全球’的跨越,我也相信终有一天祖国的航天事业定会一路领跑,我愿意为此贡献自己的力量。”特立书院级23级本科生刘毅恒说。

发射任务成功后,工作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校友与师生们开展了深入交流,他讲到,“当年长征,红军用草鞋丈量山河,今日长征系列火箭,中国航天用科技丈量星河。长征是‘地球上的突围’,而航天是‘向宇宙的突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这代人能够见证航天事业的发展是幸运的,为其做出贡献是幸福的,航天事业发展的接力棒也即将到青年一代手中,希望大家能够把坚毅与赤诚,奉献给我们所热爱的事业,奉献给我们的航天梦想。”
“听到师兄的分享,我眼眶发热了。"精工书院23级本科生赵圣泽感慨道,“老一辈航天人用算盘计算轨道参数,今天的我们用国产化现代设备铸造大国重器。这种代际接力让我坚信,只要脚踏实地,我们一定能为中国的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次活动是北理工空天科学与技术学院“问天之路”大思政课的重要环节,是学院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的创新实践。空天科学与技术学院坚持做好书院学院协同育人,联合特立书院、精工书院、北京书院,选派立志航空航天事业的师生代表,将思政课堂搬到发射场一线、走进项目现场,让学生沉浸式感悟“航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