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映初心 行走砺使命 ——佳木斯大学“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 - 精选推荐 - “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数字地图
首页 / 首页 / 精选推荐 / 烽火映初心 行走砺使命 ——佳木斯大学“行...
烽火映初心 行走砺使命 ——佳木斯大学“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
来源:佳木斯大学 作者:王春刚 发布时间:2025-09-24 13:52:17 浏览量:20
A- A+

9月2日上午,佳木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政治系教师及2024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开启以“重走烽火抗战路,红色足迹砺初心”为主题的“行走的思政课”教学实践活动。校党委副书记刘文军、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隋晓冰、宣传部部长邢传波、教务处处长邵德福,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班子成员出席此次活动,王海亮院长主持本次活动。

1

1

开幕启学:以史为纲,锚定育人方向

在出发仪式上,副校长隋晓冰代表学校党委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她说,“伟大的抗战精神,是镌刻在中华民族血脉中的精神丰碑,更是佳木斯大学办学治校、立德树人的宝贵财富!”并对在场的师生提出三点希望,希望大家做“红色历史的学习者”“抗战精神的传承者”“时代使命的践行者”,把红色基因融入血脉,把抗战精神化为行动,为龙江全面振兴、为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佳大力量!

随后,邵德福处长宣布佳木斯大学2025年秋季学期“行走的思政课”正式出发。行走的思政课首站聚焦佳木斯大学主楼广场的三江抗战图片展,马克思主义学院韩潆葳老师以生动的讲解为师生们展开一幅跨越时空的抗战画卷。怀揣着三江人民抗战历史的深沉追忆与情感共鸣,师生们一起来到佳木斯日军航空司令部旧址,马克思主义学院黄麟琳老师讲述了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与威逼利诱,刘德生始终宁死不屈,那句“我就是共产党,要杀要砍随你们的便,休想从我的嘴里知道半点东西”的呐喊穿越数十载光阴,至今依旧振聋发聩。

2

2

徒步寻史:以行践知,丈量烽火岁月征程

怀着对历史的敬畏和对精神传承的热忱,师生们徒步2.4公里,到达佳木斯侵华日军特务机关旧址。行走的脚步不仅是物理空间的移动,更是一场与历史对话的精神跋涉,每一步前行,都在丈量着对“抗争”二字的认知:曾经的抗联战士在冰天雪地中浴血奋战,爱国人士在敌人的残酷镇压下坚守信仰,而今的师生们在城市街巷间续写着对先烈的追思与致敬。

3

3

抵达佳木斯侵华日军特务机关旧址——这座看似平静的院落,对日本殖民统治下的佳木斯人民而言,却是通往黑暗深渊的“地狱入口”。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魏海薇以《不屈的脊梁》为题,让青年们深刻懂得:先烈们用生命铸就的“不屈脊梁”,从未因时光流逝而褪色,让那挺立于民族危亡时刻的脊梁,化作新时代青年砥砺前行的精神支柱。

4

4

雕塑铸魂:以誓明心,凝聚青春报国力量

师生一行乘车来到佳木斯市东北抗联雕塑馆。馆长李平以《雕塑里的抗联魂:从艺术视角解读东北抗联精神的时代价值》为题,引领师生探寻每一座雕像背后鲜为人知的赤诚与坚守,细数抗联战士为民族解放抛头颅的家国情怀,让“爱国、担当、坚韧、奉献”的抗联精神,化作师生心中以誓明志的坚定信念,凝聚成新时代青年矢志报国的磅礴力量。随后,全体师生面向雕塑馆内的东北抗联英烈墙庄严宣誓:“历史如镜,警钟长鸣!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珍爱和平,吾辈自强!”铮铮誓言回荡在馆内,成为师生们坚守初心、砥砺前行的坚定承诺。

5

5

薪火相传:以歌明志,践行新时代奋斗华章

怀揣着对革命先烈的铮铮誓言,承载着赓续红色血脉的坚定信念,师生们来到佳木斯市侵华日军松花江铁路桥桥头堡遗址。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孙越颖用指尖轻触斑驳的墙面,讲述着“这座看似坚固的桥头堡,每一寸混凝土里都浸透着佳木斯百姓的血泪,每一道裂痕都是日军侵略东北的铁证”,深刻阐释了“再坚固的军事堡垒,也挡不住中国人民奋起反抗的意志;再残酷的侵略行径,也摧不垮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精神”这一历史真理,让师生们将沉甸甸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融入血脉,绽放出激励前行的磅礴力量。

6

6

学生代表李硕深有感触地说:“正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灯塔,将散作满天星的民族力量凝聚成‘拧成一股绳’的抗争伟力,才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在白山黑水间奏响民族救亡的最强音。”学生李继婷也动情表示:“硝烟虽已远去,但‘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仍如警钟般在耳畔长鸣。”教学结束后,全体师生共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激昂的旋律、嘹亮的歌声,展现了佳木斯大学师生“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的坚定决心,成为跨越时空的初心共鸣与精神回响。

7

7

党委副书记刘文军此次活动进行了点评,指出:“东北抗联将士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绝境中,用‘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的信念,是新时代每一位中国人必须守护的精神根脉。”面向思政学子,他寄予殷切期望:“作为思政教育的火种,红色基因的传承者,你们要牢记誓言中的承诺,将抗战精神融入血脉、铸入灵魂。”

最后师生们依次上前,在条幅上写下对历史的敬畏、对先烈的缅怀、对未来的期许,每一个签名都是践行使命、担当重任的郑重承诺,每一笔落下都饱含着新时代青年的家国情怀。

8

8

这场以脚步丈量历史、以心灵感悟精神的“行走思政课”,将“听、看、走、思、悟”融为一体,让红色教育真正从“纸上”走向“足下”、从“入耳”走向“入心”。佳木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海亮院长表示,学院将以此次“行走”为新起点,持续深耕思政教育创新沃土,让“行走的思政课”成为激励师生勇担时代重任的“奋进起点”,引导一代又一代青年,将自己的足迹镌刻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