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有我之2024热血铸就红旗渠 接续奋斗新时代社会实践(第四站) - 实践动态 - “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数字地图
首页 / 实践教学 / 实践动态 / 强国有我之2024热血铸就红旗渠 接续奋斗新...
强国有我之2024热血铸就红旗渠 接续奋斗新时代社会实践(第四站)
来源:武汉体育学院团委微信公众号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2025-10-15 09:17:47 浏览量:0
A- A+

 7月7日上午,我们走访了林州市黄华镇的庙荒村、止方村与魏家庄村。

图片

庙荒村静卧太行山脚,红旗渠在这里穿村而过。庙荒村曾经是河南省省级贫困村。但在党支部书记郁林英的带领下,2018年,庙荒村摘掉了“贫困帽”,如今已成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图片

7年前的庙荒村,曾经是地薄路差房屋旧,缺人缺钱缺产业,用“脏,乱,差”来形容都不足为过,村经济收入几乎为零。很多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守的多是老人和孩子,那时村里人吃盐都是用鸡蛋来换。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郁林英书记带领全村党员将整个村庄整体改造,他们用来自太行山的石板铺路,用麦秸和黄泥泥墙,能省则省,每一分钱都花在了刀刃上,最终修成了一个整齐划一,规规整整的庙荒村。

图片

为了让村民吃上“旅游饭”,郁林英组织村民外出“取经”,回来后,郁书记因地制宜决定通过乡村旅游业来实现乡村振兴。

在红旗渠边,我们走进了老党员刘明生的红家乐,今年76岁高龄的老党员刘明生身先士卒把自家房屋改造成庙荒村的第一家民宿。一户红家乐,一曲感恩歌。老党员刘明生说:“设计师说要把这三间南屋拆除,当时我也闹不通,我想啊如果要是拆了话,从外面一眼就看到我家全部院子了。但我是个老党员,我要带这个头,当吃螃蟹的第一人。”

图片

没有党的好政策、没有红旗渠精神,在这偏僻之地,就不可能建起独具特色的太行民宿。

出于感恩,刘明生把自家民宿取名为“红家乐”。没想到,红家乐很快走红,成了网红打卡地。红家乐起到了示范效应,村里群众开始根据自家条件改造各式各样的太行民宿。

图片

至今,庙荒村的农家乐、民宿已经发展到30余家。庙荒村至此终于有了致富产业,成功地脱贫摘帽,步入了新生活,实现了乡村巨变。

图片

紧邻庙荒村还有一处网红小山村——止方村,近年以来,止方村因势利导,对村中的旧宅进行改造、修复,打造成为特色民宿生态休闲旅游村庄,独特的夜游经济让前来游玩休闲的游客络绎不绝。

图片

当地人常说“住在庙荒,玩在止方,吃在魏家庄”,在乡村振兴中,魏家庄村以独特的农家乐文化产业,为村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魏家庄村始终坚持“林果立村、旅游活村、生态富村、文化强村”的发展思路,“闯”出一条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新路子”,荣获“国家森林乡村”“河南省乡村旅游示范村”“河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安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林州市红旗渠精神奖等荣誉,2022年被评为“五星”支部。

在魏家庄村党群服务中心,老师为实践队员上了一节微党课,她用五个“拼”总结了黄华镇实现乡村振兴发展巨变的秘诀:一是干事拼担当;二是富民拼产业;三是宜居拼环境;四是强村拼人才;五是争先拼精神。

图片

六十年前,林州人历时十年绝壁凿石,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刻在了太行山巅;六十年后,生活在红旗渠畔的村民们,在党的领导下,又靠着这种精神打赢了一场战贫斗困的硬仗。

作为新时代新青年,我们既是改革开放辉煌成就的见证者,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践行者。我们要像红旗渠滋养的林州人一样,不畏艰辛,勇于奋斗,去创造属于我们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