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9月26日,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海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共同打造的“行走的大思政课”系列活动在海安举行。本次活动以“共学·共讲·共悟”为主题,通过校地深度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鲜活的时代与实践内涵。
❖
01 理论宣讲“声”入人心,校地同台激荡思想
在海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开发区品建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南师大马院红旗宣讲团与海安“布谷乡音”宣讲团同台宣讲,使得高校的理论深度与地方的实践温度完美交融。红旗宣讲团成员以扎实的理论功底带来深刻阐释。“布谷乡音”宣讲员则用亲切乡音以例释理,为群众带来了丰盛的思想大餐。其间穿插的“互动猜词”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使得理论在轻松互动中“声”入人心。
南师大马院红旗宣讲团宣讲
海安“布谷乡音”宣讲团宣讲
02 行走研学“课”入心田,历史与现代交汇感悟
南师大马院师生们先后走进海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网络文学谷、韩国钧故居与海安中学,在参观中感受海安城市的文明新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历史遗迹中感悟家国情怀,在名校氛围中探讨育人理念。海安党校老师在故居现场的理论提升,实现了从“行走”到“思考”的升华。
03 座谈交流“融”聚共识,共绘思政育人新图景
在最后的座谈环节,双方就推进“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进行了深入交流。南师大马院学生代表分享了参加本次活动的心得体会。海安中小学思政教师代表交流了工作做法。海安市刘万春、徐进两名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也分享了宣讲技巧。
随后,南师大马院副院长王磊针对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和理论宣讲从“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成果导向”三个方面进行了交流发言。海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顾黎峰围绕“合作共建”“异曲同工”“守正创新”三个关键词对双方结对共建和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工作发表总结讲话。
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海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结对共建活动,不仅是一次成功的校地双方理论与实践的互学互促,更是一次思政育人的创新实践。它打破了课堂边界,让思政教育在理论与实践的碰撞中、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变得更加可感、可亲、可信,为培养时代新人探索了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