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至12日,闽江学院美术学院木延文创实践队赴福建省晋江市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先后走进晋江市东石镇潘山村、晋江市博物馆、晋江戏剧馆等地,通过实地走访和田野调研,深入了解晋江市丰富的非遗技艺,并联合晋江市林业和园林绿化局、潘山村村委会共同举办校地产学研共建活动,为地方非遗产业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潘山村探访:走进木雕之乡,探寻非遗根脉
东石镇潘山村素有“木雕之乡”之称,是福建省内颇具代表性的木雕文化传承地。7月9日,木延文创实践队来到东石镇潘山村,走进木雕作坊、参观村史展厅,深入了解潘山村的历史文化脉络及其木雕艺术的发展传承现状。在与当地木雕艺人面对面交流中,队员们感受到传统手工艺人的专注与执着,见证了一刀一凿之间凝结的文化记忆与匠心技艺。在调研过程中,实践队重点关注潘山村木雕文化、木雕产业链现状与市场拓展难点,从艺术赋能角度寻找切入点,推动非遗产业焕发活力。“我们重点关注的是如何以设计专业所学,在保留传统技艺精髓的同时,结合当代需求,推动非遗产业可持续发展。”实践队成员黄兰苹表示。

图为村干部向实践队员介绍村史。 温芷菲供图
博物馆研学:聚焦非遗技艺,汲取创作灵感
为进一步系统了解晋江地区的非遗,实践队于7月10日前往晋江市博物馆开展研学活动。展馆展示内容涵盖东石木雕、泉州南音、提线木偶等多个国家及省级非遗项目。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队员们认真观摩各类展品,并就木雕技法的演变、材料工艺、图腾寓意等展开详细记录。实践队成员温芷菲表示:“展品背后体现出的地域文化和匠人精神,让我对非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很多元素都可以转化为现代文创设计的灵感来源。”
现场,不少队员就木雕工艺的现代转化与讲解员展开深入交流,围绕非遗传播、产品开发等议题进行了研讨。

图为博物馆负责人向实践队员讲解非遗项目。 温芷菲供图
校地共建:共建“木延文创”,赋能传统产业
实践队在晋江市林业和园林绿化局参与了“闽江学院—潘山村”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共建签约仪式,并见证了“木延文创”工作室揭牌。该工作室将成为校地合作的长期平台,聚焦潘山木雕产业发展。
在活动现场,闽江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郑志强出席揭牌仪式并致辞。会上,郑志强副院长与夏松超副教授分别以“中西方园林对比”和“雕塑简说与潘山文创”为主题作专题讲座,两场讲座不仅拓宽了与会人员的视野,更为“木延文创”工作室建设的乡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方向。潘山村村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希望借助高校资源,在产品设计、品牌建设等方面寻求新的突破。
实践延伸:文创融入乡村,青年参与振兴
在此次实践中,队员们通过实地观察与面对面交流,对非遗技艺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比起课本上的知识,现场的感受更深刻。”参与调研的黄雨蓉说,“每一件作品背后都是时间的沉淀和文化的积累。”

图为实践队员在产学研共建活动后合影。 温芷菲 供图
未来,“木延文创”工作室将作为校地合作的创意平台,围绕潘山木雕产业,开展文化调研、产品设计、品牌孵化等多方面合作。木延文创实践队成员将定期驻村,持续围绕潘山木雕技艺进行内容挖掘与形式创新,开发更多融合在地文化、具备市场潜力的文创产品,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通讯员 温芷菲 黄雨蓉)
转自中青网-2025年9月9日
https://xiaoyuan.cycnet.com.cn/s?signature=dNlWqkrwJYXnOvx5DKb1RxwbBF3RLrX708g2GjM9RLeV3EPymQ&uid=9138144&phone_code=a54617b09ba6508225b814848f2a506f&scid=1651989&time=1757470236&app_version=(null)&sign=59ce6e2f1251b0b95ab0af1b5bea4e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