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拂过稻浪,穗香浸润心田。9月20日上午,佳木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带领2024级智慧农业专业50余名学生走进万庆水稻公园,开展以“稻梦中国 丰收万庆”为主题的“行走在田野间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以稻穗为鲜活“教材”,以黑土地为生动“课堂”,让学生在触摸稻穗温度和感知农耕厚重中,领悟做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时代责任,践行青年兴农的使命担当。

1
守护粮安,点燃兴农初心
活动伊始,佳木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姜晶晶老师讲述了黑龙江从垦荒岁月到建成“中华大粮仓”的辉煌实践,阐释了保障粮食安全的重大意义,明晰了黑土地作为“耕地中的大熊猫”对国家粮安的战略价值,让现场师生深刻感受到了各族人民同心协力筑牢“大国粮仓”的赤诚之心与担当精神,点燃了以行动护粮安、以初心践兴农的信念。

2
稻种向阳,传承奋斗薪火
佳木斯大学生物与农业学院杨洪升老师以“种子到‘种子’”为引,在稻田边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课程,他以水稻生长历程,阐释了“过犹不及”的人生智慧,借手中稻穗,将袁隆平院士等一代代农业科研工作者脚踏实地、谦逊奉献的精神品质传递给学生。徐传莹和魏佳程同学分享了自己对科技兴农的感悟和粮食安全的思考,许下了“用科技赋能农业”、守护大国粮仓的坚定誓言。

3
红魂铸农,扎根粮田沃土
佳木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徐冬先书记在这片曾浸润着抗联英雄鲜血的黑土地上,点明了水稻扎根沃土、生生不息的品质,恰如抗联精神在这片土地上代代相传、薪火不灭。从英雄的抗争到新时代多民族人民辛勤的耕耘,变的是生产方式,不变的是坚守与担当。伴着万庆水稻公园的清风与稻香,全体师生齐声唱响《丰收在望》,用歌声传递了对丰收的期盼、对农业的热爱,让“稻梦中国”的坚定信念成为大家心中共同的奋斗航向。

4
佳木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表示,从田间播下的兴农种子,到厚植扎根大地、服务三农的精神沃土,不仅为学生未来深耕农业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积蓄强劲动能,更让“稻梦中国,丰收万庆”的美好愿景转化为青年一代扛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接续奋斗前行的实际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