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日报】非遗“遇青春” 焕发新活力 - 实践动态 - “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数字地图
首页 / 实践教学 / 实践动态 / 【闽北日报】非遗“遇青春” 焕发新活力
【闽北日报】非遗“遇青春” 焕发新活力
来源:闽北日报 作者:郑海鸿 林佳欣 发布时间:2025-09-01 10:06:24 浏览量:0
A- A+

本报讯(郑海鸿 林佳欣 文/摄)“郑老师,南剑石有什么特点?”“你们看,石头上有金星点缀,摸起来非常的温润。”10日,位于延平区茫荡镇安丰村里溪山庄内的凤咮砚制作工坊迎来闽江学院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实践队。实践队的学生们好奇地学习、提问,南平市级非遗凤咮砚制作技艺复原人、“剑州工匠”郑世阳现场讲解凤咮砚的历史、特点和制作技艺等有关知识。

为了让凤咮砚非遗文化、传统制作技艺“活起来”“走出去”,去年,茫荡镇在延平区委区政府的指导下,与延平区世阳雕刻制品公司合作共建凤咮砚非遗文化现场教学点,闽江学院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实践队是该教学点今年暑期首批学生。

在凤咮砚制作工坊,学生们在郑世阳的带领下观赏了各类型的凤咮砚。“通过这次现场教学活动,我近距离接触了凤咮砚非遗艺术,了解了凤咮砚的历史和文化,深切地感受了凤咮砚的独特魅力和郑世阳老师的‘匠心’之美。作为一名新时代大学生,必须为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贡献青春力量。”闽江学院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实践队队员邱晨悦说。

“非遗文化传承不易,希望通过这次研学活动,能够给这些孩子们种下热爱、守护、传承非遗文化的种子。”郑世阳说。

据悉,下一步,茫荡镇将依托凤咮砚非遗文化现场教学点,让更多的青年加入到凤咮砚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队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