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思政课 暨“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集体备课会 - 实践动态 - “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数字地图
首页 / 实践教学 / 实践动态 / 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铸牢中...
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思政课 暨“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集体备课会
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 作者:胡士平 方东 郑玉豪 发布时间:2025-08-08 15:05:27 浏览量:0
A- A+

 7月14日,十地二十八校马院教师同备一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思政课暨“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集体备课会在南京中医药大学成功举办。会议中组部·团中央第25批援藏博士服务团和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承办,来自十个地区的二十八所院校思政教师齐聚云端,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备课会。

图片
图片

 开幕式由中组部·团中央第25批援藏博士服务团副团长、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王小丁主持,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南京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主任张艳萍、西藏教育厅思政处处长旺珍、昌都市教育局副局长邵树斌、南京理工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副主任杨德亮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图片

         (王小丁副书记、副院长)

图片

 南中医马院党总支书记、南京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主任张艳萍在致辞中表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理论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引导学生深刻领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与价值,是高校马院的时代使命。本次备课活动涵盖十地、二十八校,民族多元、地域多元、视角多元,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动体现,希望通过跨地区、跨学段教师的充分交流,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实现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的丰富、教学资源上的整合、教学方法上的创新,为不同学段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与认同,当好领路人,提升育人实效。

图片

(张艳萍书记)

图片
 西藏教育厅思政处处长旺珍表示,此次活动发挥了各兄弟院校的资源优势,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构建跨地域、跨学校、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推动各地、各校在思政课教学领域的深度融合和交流,是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具体行动。
图片

(旺珍处长)

 昌都市教育局副局长邵树斌在致辞中介绍了昌都市、昌都实验小学的基本情况,希望此次备课能够帮助昌都市的教师锻炼成长,提升教学质量,推动昌都市的思政教育进一步走深、走实。
图片


                                                                                                         (邵树斌副局长)

 南京理工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副主任杨德亮表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核心要义,是包括汉族在内的所有民族的责任,期待本次备课可以提炼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的有效经验和跨地多校教学合作的实践路径。

图片

                                                                                                              (杨德亮教授)

 说课环节由南中医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洪雷主持。与会学校的六名教师代表进行了说课展示。

图片

(张洪雷副院长)


 来自海南大学的于赫老师结合海南本地特点,从黎族黎锦切入,引导学生探寻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三维凝聚密码,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自豪感和归属感。

图片

(于赫老师)

 来自新疆财经大学的王文煊老师以《携手共进石榴籽,同心共筑中国梦》为题,指出中华文明是新疆各民族文化根脉所在,提出本课教学中须重点把中华文明与新疆各民族文化相联系,引导学生理解文化的主体性、找出共通性。

图片

(王文煊老师)

 来自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的洛桑紧巴老师围绕“文明新路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一讲展开,从公安院校视角表明要坚定做民族团结的纽带、做和谐稳定的基石、做共同繁荣的卫士,让民族团结、中华民族共同体之花在金色盾牌的守护下永远绽放。

图片

(洛桑紧巴老师)

 来自南京宁海中学的解静老师认为,这门课程在高中阶段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共同体在推动民族历史文化形成中的聚合作用。她以节日为例,说明各民族的节日既有特性,又有共性,体现出中国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点。

图片

(解静老师)

 来自西藏昌都实验小学的朵明霞老师重点介绍昌都实小建校七十余年的红色校史和现代化发展史,讲述学校如何将思政育人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展现出学校育人的情怀与担当。

图片

(朵明霞老师)

 南中医马克思主义学院宗刚老师从教学实际出发,梳理课程第12讲“民族危亡与中华民族意识觉醒”内容。他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近代以来的民族斗争史、奋斗史中逐步觉醒的。以情景假设方式鼓励学生思考、推动教深入,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图片

                                                                                                                (宗刚老师)

图片

说课点评

图片
 南京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巩如敏对说课环节 进行点评。六位老师结合自身所在院校、所处地区及不同学段的特点,开展不同类型的说课,注重教学对象差异性,创新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方法,案例内容详实生动,体现了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兄弟院校开展虚拟教研室活动提供了 良好范例。
图片

                                                             (巩如敏院长)

图片

会议总结

 南中医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肖安宝表示,本次备课活动既有主题立意的“高度”,也有覆盖十地二十八所大中小学的“广度”,更有内容丰富、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厚度”,虚拟教研室云端备课模式也为今后“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集体备课提供了思路。希望将此次备课迸发的智慧转化为有深度、有温度、有力度的教学实践,更加有力地打造主题教学资源库,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南中医思政力量。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