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老子 - 实践动态 - “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数字地图
首页 / 实践教学 / 实践动态 / 天人合一老子
天人合一老子
来源:山东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陈姝璇 刘允静 郑芩菲 李鑫妍 张静姝 马荣智 发布时间:2025-07-11 14:40:26 浏览量:0
A- A+

1.主要情况

由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所雕刻的青铜雕塑“天人合一老子”,它的面部表情和善而神秘,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上指天,是说做事要顺应天道,下指地,是说做人要遵循地德。这个寓意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其身躯内部采用精湛的镂空技艺,巧妙地将《道德经》全文镌刻其间,字里行间洋溢着“天人合一”的道家哲学精髓。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认为人和自然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人的意志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我国古代先哲在对待自然上给我们的启示。此雕像巍然矗立于雕塑园入口,不仅成为了青岛的一道亮丽风景,更深刻地体现了这座城市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坚守与追求。它在无声中诉说着青岛的文化底蕴与生态智慧,让每一位驻足观赏的游人,都能感受到那份超脱尘嚣、回归自然的心灵触动。

2.涉及的场馆

这座老子的雕像矗立于青岛市公共空间艺术促进中心雕塑园区之门户,迎宾而立。青岛雕塑园,坐落于风景旖旎的崂山区东海东路66号,巧妙融合室内雕塑艺术馆与室外雕塑公园两大板块,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艺术画卷。园区内,碧海蓝天,绿树成荫,芳草萋萋,不仅是悠然漫步、享受宁静的理想之地,也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为了提升游客体验,园区精心布置了众多长椅与海滨石台,供游人小憩,静赏海景,感受自然与艺术的和谐共生。园内雕塑作品与自然景致巧妙融合,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别具一格的艺术情调,令人流连忘返。游客们可沿着蜿蜒的海岸线悠然前行,或是在开阔的广场、波光粼粼的水塘边、以及错落有致的雕塑区域流连忘返,每一处都是值得细细品味的绝美风景,让人沉醉在这份艺术与自然的完美交融之中。

3.实践资源

作为《道德经》的作者,老子的智慧不仅在古代社会中熠熠生辉,更在现代社会中展现出其独特的价值。通过凝视老子的雕像,人们能够感受到一种超脱于世俗纷扰之外的宁静与平和,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法则、积极保护自然环境的深刻理念。这种理念鼓励我们效仿古人,以谦卑之心对待自然,学习如何在发展与保护之间找到平衡,共同守护这个唯一的地球家园。因此,老子雕像不仅是对古代先贤的一种纪念,更是现代社会中一股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力量。

4. 实践建议

1.结合老子“天人合一”的思想,编写一系列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教学案例。这些案例可以包括古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现代生态环境破坏的案例以及成功保护生态环境的实践等。通过这些案例,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老子“天人合一”的思想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2.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老子雕塑,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实践活动,如植树造林、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将老子“天人合一”的思想转化为实际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