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要求,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师实践育人能力,2025年6月11日至14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组赴沈阳开展为期4天的社会实践调研学习活动。本次活动聚焦思政课教学改革、实践资源整合及校际交流合作,通过走访红色教育基地、与兄弟院校座谈研讨,旨在以“行走的思政课”,汲取区域特色经验,丰富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经历,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1.追寻红色足迹,赓续革命精神
6月12日上午,课程组参观了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该纪念馆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皇寺路福安巷3号,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收藏数百件文物,内设中国满洲省委历史陈列馆、中共沈阳地方史专题陈列馆等。参观过程中,团队围绕“革命文物如何转化为思政课教学素材”展开现场教研,为后续课程案例开发积累了鲜活素材。
2.对话兄弟院校,共谋教学革新
6月12日下午,课程组与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任鹏院长等5人进行了座谈交流。双方围绕思政课信息化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原理》课教学改革、本科教学评估迎检准备工作等方面展开了深入、充分的交流。
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思政课建设方面具有突出的特色,他们立足地方资源,挖掘具有辽宁特色的思政课资源,将九一八纪念馆、中国工业博物馆等融入思政课教学内容中;立足现实热点,凝练习思想教学资源,推出习近平的辽宁足迹场景化教学资源建设;立足校史资源,打造大思政教学的实践平台,组织各类校友进思政课课堂。
6月13日上,课程组与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韩旭副院长等5人进行了座谈。双方围绕思政课信息化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原理》课教学改革等方面展开了深入、充分的交流。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全国重点马院,他们在思政课建设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他们积极推动校企联合,深入社会一线开展思政课实践活动;组织多维互动,开展实景式集体备课模式;坚持以赛促教,连续十三年承办省思政课教学比赛。
3.探访工业遗存,解码中国精神
6月13日下午,课程组参观了中国工业博物馆。该博物馆以沈阳铸造厂旧址为基础,设有通史馆、机床馆、铸造馆、汽车馆、铁西馆,收藏了三万余件展品,记录了中国工业建设和发展的历史和重要成果。课程组参观了博物馆的全部展馆,学习了中国工业发展的历史,探讨了将这些工业故事和工业精神融入思政课的途径。
未来,课程组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加快推进调研成果转化,加强对区域资源思政内涵的提炼和总结、开展思政课实践的本地化建设、注重教学经验的理论化和系统化,切实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